
EB病毒(Epstein-Barr?virus,EBV)是人類一種特異性嗜淋巴細胞性皰疹病毒,世界約有90%以上的人被EBV感染,大部分無臨床癥狀,長期潛伏感染。EBER是Lerner?等人發現的EBV?編碼的小RNA,具有穩定的二級結構,在EBV潛伏期、復制期等各個時期中均以高拷貝數存在。?
EBV既是一些非腫瘤疾病 (如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) 的致病因素,也是國際癌癥研究署(IARC)羅列的第一組致癌因子之一,與淋巴瘤、鼻咽癌、胃癌、移植后淋巴增殖癥等多種腫瘤的發生密切相關。EBV 與多種淋巴瘤的發生發展息息相關,包括霍奇金淋巴瘤、伯基特淋巴瘤、彌漫大 B 細胞淋巴瘤、血管免疫母細胞T細胞淋巴瘤、NK/T 細胞淋巴瘤等。目前 EBV 相關淋巴瘤的研究取得了較多的進展,及時診斷發現EBV相關的淋巴瘤可為患者提供更多的救治機會,有助于提高疾病的治愈率。EBV 相關性胃癌(EBVaGC)在胃癌中的比例為 6% ~12%,是癌癥基因組圖譜(TCGA)計劃提出的四大分子亞型之一。EBVaGC的免疫微環境中存在大量淋巴細胞浸潤,患者對免疫治療較敏感,是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的獲益人群,具有較好的預后。因此,將EBVaGC從胃癌中精準診斷出來,對患者的有效治療至關重要。鼻咽癌(NPC)是我國南方地區高發的腫瘤,也是目前最明確的與EBV感染相關的人類上皮性腫瘤。在NPC最常見的未分化型中,幾乎每個癌細胞均存在 EBV的感染。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,EBV的檢出對NPC高?;颊叩脑缙谠\斷、精確TNM分期、預測放、化療反應、判斷預后均有重要的臨床意義,是NPC診斷、治療、隨訪監測過程中是不可或缺的指標。EBV的檢測方法眾多,但在腫瘤診斷中,血清學檢測只能作為提示EBV 存在的依據。IHC檢測LMP等方法由于潛伏期病毒表面抗原較少,容易出現假陰性現象。PCR檢測操作復雜,且無法精確定位EBV的位置。根據EBER的高拷貝特性,EBER原位雜交能夠精確定位EBV感染的細胞位置及類型,可為臨床對腫瘤的篩查、診斷、治療和預后判斷提供可靠的病理學依據,是病理診斷EBV的“金標準”。
由邁新團隊自主研發的全新EBER原位雜交試劑盒,優選地高辛標記靶向特異性核酸探針,試劑配套齊全,可與EBER特異性結合,實現EBV感染細胞精確查找,有效放大信號,敏感性高,特異性強。實驗流程掌控自如,可當日完成(手工約3h;Tian/Titan?S機染約3.5h),也可過夜染色,適用于多種腫瘤組織石蠟切片的EBV檢測。此外,為了方便臨床實驗的開展,試劑盒提供手工與儀器兩種劑型,讓科室可根據實際需求靈活選擇;兩種劑型的探針均為即用型,使用前無需再稀釋,減少操作誤差,結果更精確,數據更可靠。

圖:A、B:EBV感染的霍奇金淋巴瘤組織;C、D:EBV感染的胃癌組織;E、F:EBV感染的鼻咽癌組織。
參考文獻:
[1]全國兒童EB病毒感染協作組,中華實驗和臨床病毒學雜志編輯委員會. EB病毒感染實驗室診斷及臨床應用專家共識 [J] . 中華實驗和臨床病毒學雜志,2018,32 (1):2-8.
[2]HualiYin, Jiani Qu, Qiu Peng, et al.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EBV-driven cell cycleprogression and oncogenesis [J]. Medical Microbiology & Immunology, 2019, 208(5).573-583.
[3]馮靜, 王三斌, 劉林,等. EB病毒感染與淋巴瘤發病機制的研究進展[J]. 傳染病信息, 2022, 35(2):172-175.
[4]The Cancer Genome Atlas Research Network. Comprehensive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gastric adenocarcinoma[J]. Nature.10.1038/nature13480
[5]吳若實(綜述), 農勝利(審校). EB病毒與鼻咽癌發生發展關系的研究進展[J]. 現代醫藥衛生, 2016, 32(14):2182-2184.
[6]Chua HueyHuey,Kameyama Toshiki,Mayeda Akila, et al.Epstein-Barr Virus Enhances Cancer-Specific Aberrant Splicing of TSG101 Pre-mRNA.[J].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,2022,23(5).
更多信息,請詳詢:800-8581156 或 400-889-9853